目前世界轿车生产供过于求,竞争非常激烈,汽车模具进口的价格也会逐步下降。汽车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必须形成汽车大中型覆盖件模具自主开发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在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上的水准上下一番苦功夫,把经营管理机制搞活,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国内汽车模具厂的汽车模具产值在“十二五”期间将有翻三番的空间。在此前景下,就汽车五金模具的现在的状况进行介绍。
在国内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迅猛的今天,模具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衡量一个汽车制造商乃至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车身模具,特别是大中型覆盖件模具,是车身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据了解,天津汽车模具公司利用国家扶植模具工业发展的400万元返税款,分期分批地派员工到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模具厂培训,累计达28人/月,并请日本专家到厂内进行具体技术指导,累计为32人/月,学到了轿车覆盖件模具制造技术,在夏利轿车局部换型中,承担了4个大型外覆盖件模具的制造任务;在四川本田考斯特客车项目中,承担了全部外覆盖件模具制造任务。一汽、二汽的模具厂,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力求把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搞活。在质量管理、成本资金管理和生产管理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模具制造厂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设计和制造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装备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由于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模具加工设施、制造技术和软件,实现了cad/cae/cam一体化,提高了汽车模具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缩短了模具的生产周期,并为捷达、全新小红旗“世纪星”、富康、夏利轿车设计制造了部分大型覆盖件模具;一汽模具公司还制造了一汽和美国福特联合设计的大红旗轿车发动机罩的内外板和左右前翼子板等高档模具。
但是,在自主地设计、开发和制造轿车的整套大中型覆盖件模具方面,我们同国外领先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轿车大型覆盖件模具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程度比较低。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表示,汽车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给国内模具公司能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把握机遇、紧跟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是摆在国内模具工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加快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步伐,产业体系日趋合理,慢慢的变多的外资企业看到日益发展的中国模具市场,纷纷进入到中国模具市场,很多国际知名的汽车模具企业、注塑模具企业也都陆续进入中国,且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非常迅猛,速度也非常快,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表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将资金带到中国市场,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厂管理。例如日本丰田在天津设厂,从策划、建厂和生产总共花费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国的SEKELY公司在北美是一个大型的冲压模具工厂,06年在上海建厂,第二期工程主要是冲压模具,北美的马格纳06年在天津的空港已经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冲压工厂,而在华南地区广东、深圳一带,港资、台资和外资企业比比皆是,模具的销售总量成为中国最多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