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技术发展,我国橡胶零件制造业涌现出一批在特定一个或多个应用领域具备产品结构设计能力、材料配方研发能力、工装模具设计能力和独立检测试验能力,并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橡胶零件制造企业,部分企业已进入2021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50强。
橡胶零件制造的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产品结构设计、材料配方研发、工装模具制造、胶料混炼、硫化、后工序、全检等环节,行业技术水平差异大多数表现在产品结构设计和材料配方研发方面,优异的产品结构设计能提高橡胶零件的力学性能,满足更苛刻应用场景要求;材料配方研发能提高橡胶零件耐高低温、耐久性等不同要求下的性能,满足下游应用领域提出的更多要求,并促进或配合下游应用领域产品整体技术的提升。
经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一批在特定一个或多个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橡胶零件企业,但与全球领先的行业巨头相比,技术进步相对集中在其特定一个或几个优势应用领域,尚未形成可比肩国际巨头如科德宝或NOK的,在多应用领域领先的橡胶零件企业。此外,全球橡胶零件中技术水平较高的高端应用仍较多被国际巨头占比,我国国内企业在高端橡胶零件中的竞争力仍显较弱。
橡胶零件渗透至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与宏观经济周期性存在较强相关性。橡胶零件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家用电器、电气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不同细致划分领域的周期性主要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别,如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行业与国内消费相关性较高,工程机械、电气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与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相关性较高,通用机械等行业则与出口形势较相关。
橡胶零件直接服务于下游应用领域生产型企业,行业区域性特征取决于下游应用领域的区域性特征,以摩托车产业为例,我国摩托车生产基地较集中的区域为重庆和珠三角地区,而汽车产业则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华中、西南等六大生产基地。
橡胶零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不存在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主要是依据下游应用领域公司制作安排呈一定波动。
橡胶零件应用领域广泛,竞争参与者比较广泛,包括跨国巨头或其境内的子公司、境外优势企业或其境内子公司、国内优势企业、国内其他参与企业。
在高端产品方面,跨国巨头借助其研发及产品的优点,拥有较大的一马当先的优势,竞争较小;在中高端产品方面,跨国巨头、境外优势企业、国内优势企业凭借各自差异化优势展开竞争,竞争大多分布在在产品性价比、服务方面;而低端产品方面主要参与者为国内小企业,因其不具备技术优势,集中在低端产品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汽车、摩托车、通机等应用领域橡胶零件产品,直面跨国巨头、境外优势企业的竞争,缺乏较高研发技术水平的普通橡胶零部件企业,不具备产品参数接近竞争对手的能力,只有国内优势企业,在提升研发技术实力的基础上,确定保证产品技术参数接近或达到跨国巨头、境外优势企业水平,才能凭借性价比优势,参与该等应用领域的竞争。研发技术实力是行业参与者进入中端以上领域的主要壁垒。
行业新进入者要参与中端以上领域的竞争,除了研发技术水平提升,确定保证产品技术参与达到或接近跨国巨头、境外优势企业水平外,还需提升产品性价比优势,这对企业管理上的水准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如果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不够,很难在良率、生产效率、交期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从而无法达到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的条件,管理上的水准是行业新进入者参与中端以上领域竞争的另一隐性壁垒。
优质下游应用领域客户为保证产品质量,通常更倾向于供应商关系稳定,跨国巨头、境外优势企业、国内优势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了不相同的领域的相对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从而形成了较稳定的消化固定成本、创造利润的基础销量,行业新进入者常常要较长周期,才能进入优质客户的合格供应商目录,此后仍需较长周期进行供应份额逐步提升。优质的客户群体是现有行业参与者的重要资源,亦成为行业新进入者的重要壁垒。
橡胶零件制造虽然相对于轮胎制造投资规模较小,进入门槛相比来说较低,但仍需较大的设备投资方可形成规模效应,同时,环保投入、安全生产投入、管理体系建设等配套投资,亦形成了一定的资金规模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橡胶零件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十四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
第十二章PHPOLICY对2023-2029年中国橡胶零件行业发展预测分析